一、认识网球肘
网球肘,又称为(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常见的肘部慢性劳损性疾病。由于肘关节外侧前臂伸肌总腱附着点过度使用或反复受力,导致肌腱附着点发生损伤、炎症和疼痛。因网球运动员高发而得名,虽然名为“网球肘”,但它不仅见于网球运动员,也常见于厨师、木匠、程序员、家庭主妇、清洁工等需要频繁使用手腕和手臂的人群。
二、典型表现
肘关节外侧疼痛、晨僵、握力减弱,尤其在用力握物、拧毛巾、抱小孩、提重物时加重。按压肱骨外上髁时疼痛加剧。手臂无力,严重时甚至无法扫地。放射痛,疼痛可能向前臂或手腕放射,严重时静息状态下也会疼痛。
三、西医康复治疗
西医治疗网球肘主要采用“保守治疗+物理治疗”的综合方案。
1.保守治疗
相对制动,合理休息,减少引起疼痛的动作,必要时佩戴护肘或使用支具辅助手腕活动。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用于缓解疼痛和炎症。
局部外用药物:如扶他林软膏、氟比洛芬凝胶贴膏。
局部封闭治疗:在疼痛点注射糖皮质激素和局麻药,短期效果显著,但不宜频繁使用(一般不超过3次/年)。
2.物理治疗,消炎镇痛,放松肌肉和增加软组织弹性
超声波治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
冲击波疗法:通过高能量声波刺激肌腱自我修复,适用于慢性顽固性网球肘。
电疗:缓解疼痛,放松肌肉。
冷敷与热敷: 急性期(48小时内)冷敷消肿。慢性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2.运动康复训练,循序渐进,强化肌群
牵拉训练:前臂旋前位屈腕牵拉,每次保持20秒,重复5组。
力量练习:握力器训练,每日5-10分钟,增强握持力。哑铃腕屈伸:10-15个/组,3组/日,强化前臂肌肉。
橡皮筋抗阻训练:套在五指上做伸展,提升伸肌耐力。
太极拳/八段锦:通过导引术拉伸筋骨,调节整体气血。
离心训练:手腕缓慢下放能有效促进肌腱修复。方法:手握哑铃(1-2kg),掌心向下,缓慢放下手腕,再借助另一只手帮助回到起始位置,每组10-15次,每天2-3组。
前臂拉伸:伸直患侧手臂,用另一只手将手腕向下压,保持15-30秒,重复3-5次。
握力训练:使用握力器或挤压软球,增强前臂肌力。
四、中医康复治疗
中医认为网球肘属于“筋伤”“痹症”范畴,多因劳损、气血瘀滞或风寒湿邪侵袭所致,治疗以“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为主。
1. 针灸疗法
2. 推拿按摩
3. 中药治疗
4. 拔罐与放血疗法
五、自我预防
1.避免过度使用手腕:减少重复性动作,工作时注意休息。
2.纠正不良姿势:如打字时保持手腕中立位,避免长时间握持重物。
3.运动前热身:打球或劳动前做好前臂拉伸。
4.加强肌力训练:定期进行前臂和手腕的力量练习。
5.饮食调理: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C和钙,促进肌腱修复。
网球肘并非运动员“专属”,早期干预+科学锻炼+合理休息是康复的关键。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针灸科简介
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始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云南省最早的针灸科,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和完善,成为了特色鲜明,中医优势突出的科室。目前是卫生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管局“十二五”重点专科,云南省针灸研究中心,云南省石学敏院士工作站,云南省针灸重点专科,云南省中医名科。现有专业人员33人,医生12人,护士12人,康复治疗师2人,特聘全国名老中医张沛霖教授指导临床诊疗工作及外聘云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6名。
治疗范围及特色疗法简介
一、治疗范围
1.脑病及创伤康复:中风及后遗症,脑炎及脑外伤后遗症,帕金森综合征,运动及外伤所致各种损伤。
2.神经系统病症:面瘫,面痛,神经衰弱,郁证,痿证,癫痫等。
3.骨与关节病症:各种骨折术后中西医康复、腰痛,痹症,肩周炎等。
4.内科病症:眩晕,失眠,水肿,遗精等。
5.妇儿科病症: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经闭,小儿积食等。
6.皮外科病症:带状疱疹,神经性皮炎。
7.五官科病症:暴盲,眼睑下垂,耳鸣耳聋,牙痛。
8.痛症:头痛,胃痛,痛经。
9.美容美形:穴位埋线减肥,美容。
二、特色优势
1.针灸传统治疗:传统针刺、艾灸、天灸、温针、耳针、拔罐、穴位注射、穴位封闭、芒针、火针、小针刀等。
2.针灸科特色针刺技术:升阳通督针法、通咽利窍项舌针法,调心开窍针刺法、穴位埋线减肥等。
3.针灸科特色优势项目:中风及中风的康复治疗、中药外治项目、吞咽障碍特色治疗项目、针灸国际教育与对外交流合作项目、塑身健康管理项目。
4.针灸科特色门诊:中风专病门诊、吞咽困难专病门诊、失语专病门诊、塑身健康管理门诊、斜视复视、月经不调特色门诊。
5.科室特色专病:中风(脑梗死,脑出血)、面瘫(面神经麻痹)、项痹(颈椎病)。
住院部,2号楼3楼 电话:63615656
门诊,5号楼2楼 电话:63627905
文/针灸科 徐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