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便宜没好货”,近些年来,很多商家为了降低产品成本,会选择一些价格低廉的材料。而这些材料有部分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你以为的“高性价比”,其实只是一场“骗局”,用的时间久了相当于“慢性自杀”!
这4类“常用物品”,看看你家有没有?
1、毒书包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让书包看起来更挺括、耐用,可能会使用劣质胶水和回收塑料加工制作。这些材料中往往含有超标的甲醛和邻苯二甲酸酯,长期吸入这两种物质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咳嗽、气喘等症状。
还有些书包为了追求低价会节省做工成本,做出来的书包不仅粗糙,边缘还会有不少尖锐毛刺,可能会划伤我们的皮肤,增加皮肤感染的风险。
2、毒衣服
很多人觉得“衣服能有什么毒,顶多布料差点、版型不好,又不是不能穿”,但在央视曝光的案例中,一件黑色连衣裙的联苯胺含量为540mg/kg,要知道国家标准规定是不能超过20mg/kg的,直接超了整整27倍。
长期接触联苯胺可能会诱发膀胱癌、肝癌,甚至白血病。很多人觉着这种东西,多洗几遍就好了,但这种物质却是怎么洗都洗不掉的,越穿越危险。
很多衣服因色彩鲜艳很受喜爱,但这些衣服可能用了含有芳香胺等致癌物质的染料。当我们出汗时,皮肤的酸碱度会发生变化,促使这些有害物质释放出来,长期积累可能引发皮肤炎症,甚至增加患癌风险,而现在正是炎炎夏日。
还有部分衣服的面料可能是用回收的废旧布料加工而成,可能携带大量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容易导致皮肤过敏、瘙痒;某些衣物的甲醛含量严重超标,穿上后会散发出刺鼻气味,刺激呼吸道,引起打喷嚏、流鼻涕等不适症状。
3、毒玩具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玩具的影子,现在的玩具各式各样的都有,尤其是学校门口的小卖铺,玩具种类丰富且价格便宜,孩子的零用钱就可以买到,比如一些软泥、起泡胶、“假水玩具”。
有很多塑料玩具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塑料制作,其中可能含有铅、镉等重金属。孩子在玩耍时,常常会把玩具放进嘴里啃咬,重金属就会进入体内,影响神经系统和智力发育,尤其对婴幼儿的危害更为严重。
女孩子总是喜欢在沙发、床头、车坐这些地方放几个可爱的毛绒玩具,但这些毛绒玩具的填充物可能是劣质棉絮、废弃纤维等。其中可能含有螨虫、细菌,接触后容易引发过敏反应,出现皮肤红疹、咳嗽等症状。
4、仿瓷碗
仿瓷碗因其外观像瓷器但又不易破碎,成为很多家庭的选择。但劣质的仿瓷碗在制作过程中,使用的不合格原材料可能含有甲醛和三聚氰胺等有害物质。
接触高温食物或用滚烫的热水擦洗时,这些释放出的有害物质会污染食物。长期食用被污染的食物,会对人体的消化系统、泌尿系统造成损害,甚至可能影响肝脏和肾脏的功能。
网购时这3点注意事项,要记牢!
1、注意店铺的正规
正规店铺通常有完善的资质证明,如营业执照、品牌授权书等,能够保证所售商品的质量。
2、注意买家秀评论
购买前要仔细查看其他买家的评价,尤其是带有图片和视频的,但要注意区分真实评论和虚假评论,有些可能是商家刷出来的好评。如果发现很多买家反映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如气味刺鼻、材质差等,就不要购买该商品并直接拉黑该店铺。
3、注意物品的气味
在收到网购的物品后,首先可以闻一闻物品的气味。如果物品散发出强烈的刺鼻气味,很可能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如果经过清洗、杀毒后仍有明显气味,就不要使用该物品,以免危害健康。
结语
在购买商品时,不要贪图便宜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毕竟健康是最重要的,一旦因为使用劣质产品而损害了健康,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