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资讯>>行业动态

上海最后一个老浴室关闭,老澡堂承载着几代人记忆,你可曾有过?丨上海新开的老街

2023-09-09 23:44:32 2

隆冬时节,晚上洗个热水澡是许多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对于居住在中心城区老城厢的群众来说,更多的人喜欢到老澡堂泡一个澡。尽管这几年城市建设飞速发展,但老澡堂依然有自己的生存空间,甚至有很多老人,家里有浴室还是喜欢往澡堂里钻,老人们说,澡堂子泡的是一种文化。今天小编给大家展现的上海黄浦区的光启浴室,遗憾的是,小编发稿时,这个澡堂已经关了。(图片来自东方IC)

这家上海唯一仅存的老浴室,见证过时代的巨大变迁,在七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末曾经这类公共浴室的发展的高峰期,承载着几代人上海人泡澡堂子的记忆。(图片来自东方IC)

上海黄浦区光启路上的光启浴室开了20年,每年冬天生意兴隆,但今冬客人少了40%,其中一半是因为动迁走了,另一半是得益于有关部门帮助居民改造家中卫浴设施,出门洗澡的人少了。(图片来自东方IC)

老澡堂是一种文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终究会消失。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家家户户都拥有了独立的卫生间,公共澡堂逐渐走向没落。加上设施的老化,服务的单一和旧城的改造,很多老浴室渐行渐远,淡出公众的视野。但光启浴室带着老城厢里许多人不可替代的时代记忆,引发了市民的怀旧潮。图为洗澡筹码。(图片来自东方IC)

老家在农村,也有老澡堂,冬天很冷,过去一周洗一次澡都是在家里,常常冻得瑟瑟发抖,进澡堂洗澡则是一种向往,这种向往常常伴随着春节到来而实现。图为澡客在睡觉。(图片来自东方IC)

记忆中每年的春节前,父亲带着去几公里外的集镇的澡堂洗个年澡,排队不算,整个池子里人多得根本伸不下去腿,水也早已变成了浑浊的“混汤”,尽管这样,还是觉得舒服,因此每次总想多在池子里呆一会,直到父亲催促。偶尔还会要一碟老家的臭干,以至于后来常常缠着父亲要去洗澡。(图片来自东方IC)

后来工作,在老城区租房,也常常去老澡堂洗澡,每次去总想在沙发上躺一会,要一杯茶,听听四周的老人聊天,尽管不曾插嘴,不过从他们的言谈中可以品味到生活的原汁。(图片来自东方IC)

洗澡,本是人们清洁身体的必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讲还是人类文明的象征。过去,由于居住条件的限制,在家里不方便洗澡,只好去大澡堂里泡澡。一池清水、几张躺椅,雾气缭绕中是往来穿梭的澡客。图为澡客在拔火罐。(图片来自东方IC)

澡客们洗过澡,坐在躺椅上,嬉笑怒骂,议论国事,自得其乐。旁边的澡客或躺或坐,不时有人插话支持论点。也有澡客,怡然自得地下象棋、围棋,拔火罐、刮痧、品茶。日子久了,便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中国澡堂文化。图为澡客在修脚。(图片来自东方IC)

澡客们洗过澡,坐在躺椅上,嬉笑怒骂,议论国事,自得其乐。旁边的澡客或躺或坐,不时有人插话支持论点。也有澡客,怡然自得地下象棋、围棋,拔火罐、刮痧、品茶。日子久了,便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中国澡堂文化。图为澡客在修脚。(图片来自东方IC)

谁也不会想到,著名女画家潘玉良1927年获意大利国际美术展览会金奖的习作《裸女》,艺术源泉竟是从混堂里汲取而来。当年刘海粟办的美专因模特儿事件无法进行裸体写生,潘玉良灵机一动,想起上海澡堂内是一大群女人在一起洗浴没有遮隔,于是她常去女子浴室,在浴室内认真观察,偷偷拿出纸笔写生。图为光启浴室曾经是附近居民冬天常去的地方。(图片来自东方IC)

图为光启浴室很简陋。(图片来自东方IC)

光启浴室的关闭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知道你可曾到老澡堂里泡过澡,它们还在吗?(图片来自东方IC)

相关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